作者|黄乱叨(公众号“黄三刀” ,中国欢迎关注)今天读到两段文字 ,男足有点感受 。可闻
第一段是连数从网上读到的
,在刘再复的都嫌博客上 ,其女刘剑梅一篇文章中的中国一段话:“我父亲在年轻时也唱过高调,出国之后
,男足他一直在反省 ,可闻特别是连数走了几十个国家、看了人类社会充满困境之后,都嫌头脑更为冷静清醒。中国当今世界还有那么多国家仍然处于超乎想象的男足贫困动乱之中,地球上并没有理想国,可闻
即使最强大的连数美国也是问题成堆
,其社会问题甚至比中国还要多
。都嫌看到人间的真实情景 ,我父亲便不敢太苛求了,知道十三亿人能过上安宁而不内战 、温饱而不饥饿的日子就很不容易了
。因此,除了坚持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之外,对领导人也有一些理解和同情 。”这话是刘再复女儿说的 ,登在刘再复的博客上 ,应该是得到刘再复先生认可的。从这段的文字 ,我们看到一个学者敢于直面人生,直面现实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不随风倒,不赶时髦 。中国有问题
,美国也有问题,不是中国的一切都糟
,也不是美国的一切都好。刘再复中国和美国都呆过,又走了几十个国家
,有比较,他相信自己的眼睛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中国有问题
,而且问题多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从上到下
,都知道。拿问题说事
,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问题为导向,倒是有效之道。怎么办?13亿人有饭吃有房住不内战是前提,急不得,乱不得 ,“欲速则不达
。”“不敢苛求”—— 我觉得是一种很准确的表达。整理旧刊
,在《新华文摘》2008年第18期上看到刘再复的大作《〈红楼梦〉哲学论纲》,很佩服,是个牛人
,只能仰望。毕竟十几年前的作品,到现在还不觉得过时。第二段是数学家刘克峰的一段话
,这段话是发表在《光明日报》2008年10月30日的“光明讲坛”《快乐的数学》中的一小段(照样是觉得虽然是十几年前讲的话 ,但到现在仍不过时)
:“我感觉到,数学的未来在中国。……数学需要聪明人,我们十三亿人口中绝对不缺优秀人才
。数学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只要有一个好的图书馆,把一群好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
,让他们无忧无虑地讨论数学
,有五年到十年就会大见成效
。如果说国内那一门学科可以很快成为世界一流,我相信数学是最有可能的 。其实中国能成为体育强国就是五十年代从乒乓球抓起,从此带动其他体育项目的。我觉得我们科学发展也应该从数学来率先突破
。它们的共同点是投资少,见效快
,又很合乎中国人的天性 。我们投这么多的钱在足球里面 ,还不如投到数学里面,如果这样 ,中国的数学将很快是世界超一流的。我想 ,数学家们肯定不会让老百姓揪心的。”咱对包括数学家在内的各种学科的科学家历来十分敬佩,他们的大脑是那么伟大而神秘。他们简直和神仙差不多 。你想想,他们凭空在脑子里弄出许多公式 ,这些公式居然能算出月球离我们多远,太阳离我们多远,火星离我们多远。根据这些公式 ,居然能造出飞船,而这些飞船居然就飞到月球上去了。太不可思议了。什么是天才?数学家们的脑袋瓜才是真正的天才——天上之才
,他们会飞 ,几光年,几亿光年地飞,飞来飞去,飞出一道道神秘公式
,让你算
,让你做。数学家的这段话,讲得很实在,很通俗
,很真诚,很打中国男足的脸 ,又很发人深思。读了这两段话
,很感慨,很认同,想说点什么
,又觉得再说就多余了。
作者:探索